0%

在最近广东公布的首批64条历史文化游径中,三条来自广州的游径:“南国红豆鉴赏”“红色羊城主题”“广府古驿道”,串起了羊城无数的动人故事和风景。“穿越上下两千年,追忆古今羊城事”。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广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保留着广州西关魅力的永庆坊;朱墙绿瓦、飞檐重叠的镇海楼;繁华热闹的珠江新城CBD新中轴线……传统岭南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座城市碰撞与交融,让“老城市”迸发出“新活力”。

“拓荒牛”是这座城市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精神的象征。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这座因改革开放而兴起的城市,如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携“双区驱动”之利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基因”,拥有着华为、腾讯等一大批科技企业的深圳,充满着创新激情和活力。

“一桥连三地 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让她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今年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这座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将再启航。

它是北回归线与中国大陆海岸线唯一相交的城市,不仅是中国首批经济特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还是著名侨乡,素有“百载商埠”“美食之乡”的美称。被列入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世界级超级工程“、目前国内最大直径越海盾构隧道——汕头海湾隧道东线最近顺利贯通。站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新起点,汕头以全新的姿态迎接2021年亚青会的到来。

制造业大市、功夫之城、美食之都,都是这座城市的闪亮“名片”。与此同时,佛山是我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佛山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重要位置,如今,它正向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迈进。

生态资源丰富的韶关立足自身优势,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以生态为特色优势推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实现与“双区”功能互补、产业分工、市场对接和错位发展,努力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它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它与广州、深圳及香港的直线距离均在200公里以内,是粤东粤西粤北唯一同时近距离接受三个国际都市辐射带动的地级市。2020年,它正全力推进“融湾”“融深”、加快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

被誉为“世界客都”,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围龙屋、客家菜等让天下客家人魂牵梦绕;中国足球之乡,是全国唯一曾同时拥有三支甲级足球队的地级市,市长是中国足协执委。如今,梅州正全面推动脱贫攻坚进程,通过量身制定产业扶贫政策,精准施策,帮助农户拓销路、促增收,确保贫困人口全部如期实现稳定脱贫。

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独特的地理优势让“岭东雄郡”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大放光彩。如今,它正全力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两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和生命健康产业的“2+1”产业集群,奋力建设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

作为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是闽南、潮汕、客家、广府的文化交汇地,拥有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皮影戏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全力推动做实“店小二”式政务服务,通过基层基础建设、“项目双进”会战、营商环境优化三大行动,奋力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全球每四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是东莞制造”……有着“世界工厂”“制造业之都”称号的东莞承载着全球的目光,也历经着一次次考验。这些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科技成果积极转化,东莞大力构建创新驱动体系,引进高端人才,越来越多的“东莞制造”走向“东莞智造”。

它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北连广州,毗邻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重要城市。5月骄阳似火,8000多名建设者全线复工,伶仃洋上再掀建设高潮。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又一超级工程,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江通道,将打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让两岸产业更加顺畅地互联互通,城市间加快融合发展。它的建设将带动“湾区枢纽,精品中山”的腾飞。

开平碉楼充满传奇色彩,小鸟天堂令人流连忘返,上下川岛滨海风光无限,这里是江门,它有着“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这座以“侨”闻名的城市,如今正抢抓“双区驱动”机遇,加快构建都市核心区、大广海湾区、生态发展区“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平台,它将以侨为桥,共建人文湾区。

美不胜收的滨海风景,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作为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它将全面加快对接融入“双区”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机制规则等方面的“软硬联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它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它主动为疫情发生地旅客提供集中健康观察点的“温暖之举”,让越来越多人对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充满期待。近年来,它“海陆空铁”齐头并进,全力做足现代快速立体大交通文章;同时它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荔”争上游。被誉为“中国荔乡”的茂名,是全国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第一大市。荔枝是茂名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小小的荔枝“撬出”致富经,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兴旺,成为茂名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作为滨海城市,茂名依靠深水大港打造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基地,发展氢能产业,加快抢占新材料、新能源战略制高点,突出产业立市、港口兴市,立足优势打造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

古老的端砚,美丽的七星岩、鼎湖山……肇庆历史悠久,美景如画。如今,它正抢抓机遇,积极参与广佛肇都市圈建设,打造对接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外溢的“蓄水池”,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走出一条具有肇庆特色的追赶型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成为彰显中国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山水名城,岭南绿都”,作为粤北生态保护区和环大湾区城市,清远发展优势明显。下一步它将以“广清一体化”加快融入大湾区,以生态旅游参与大湾区,以职业教育服务大湾区,以绿色生态吸引大湾区,以科技创新对接大湾区,加快“入珠融湾”的步伐。

工夫茶、潮州菜、潮剧潮乐、婚纱礼服是特色城市名片,享誉海内外;作为潮文化发祥地,潮州目前正围绕“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这一目标,按照“1+5+2”工作部署,着力推进“六大工程”,进一步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瓷都、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一城两都”金字招牌。

作为广东沿海经济带东翼主战场和空铁港综合枢纽,正紧抓“湾+带+区”的战略机遇,围绕打造世界级临港石化产业集聚区和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基地,谋划布局滨海新区粤东新城、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惠来临港产业园“一城两园”发展框架,推动形成“油、化、气、电”四大基础工业发展格局,努力建设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和先进制造业高地。

它是广东最年轻的地级市,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都”和“硫都”之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它是广东省内唯一无报告确诊病例的地市。近年来,云浮聚焦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着力构建“产业与生态相融合、城市与农村相融合、大保护与大发展相融合”的绿色发展格局,如今正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全省前列。